减舱永远赶不上减价?

国际物流 0 2451

理想情况下,当需求下跌,船司主动调整运力以期达到新的供需平衡点,止住运价的下跌。

现实环境下,这显然很难,近几个月美西运价的急跌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
单从船司抽船的比例来看,幅度和速度还远远不够,有点too little, too late,没有止住跌跌不休的即期运价。据Sea-Intelligence的统计,目前船司公布的2023年1月美西空班的运力是112.089TEU, 比今年12月空班18.1%和11月的26.5%比例小了很多,更仅仅是2022年1月空班744.180 TEU的七分之一。2023年春节比2022年早一周左右,所以还是很具可比性。难道是船司是认为今年农历年前还有一波出货小高峰,所以不舍得大力撤船?这个问题真是见仁见智,10个人有10个答案。有消息传出有些工厂元旦后就开始直接放假了,因为没有那么多订单。也有收货人准备节前补货,担心今年工厂放假时间较长。

说回11月和12月的空班比例,按说18.1%和26.5%这个比例已经不算小了,问题就出在需求端上。11月(美国到港日)的数据出来了,情况不容乐观,特别是从中国出口。

今年1-11月(到港日),中国出口美国货量下降6.9%。从单个月份来看,到8月份为止都还保持增长,9月份开始塌方式下跌,同比下降超过20%,这一差距逐月扩大,11月同比下跌32.4%。11月的到港日相当于10月发货,当时的空班比例不到30%,运力下降赶不上货量下降,运价继续下行毫无悬念。

减舱永远赶不上减价? 第1张

更加令人担心的是,今年9月开始的货量比2019年同期相比还少,缺口从6%扩大到11月的近9%。如果说2019年是常态,那么现在的货量就是“非常态”,或者是“新常态”,我们连那个当初“不屑一顾”的2019都回不去了?

减舱永远赶不上减价? 第2张

东南亚的情况要好很多,虽然也开始面临挑战。

今年1-11月货量同比增长4.7%,这一比例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要低很多。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订单转移到东南亚,殊不知他们面对的问题跟中国一样:库存过高的美国零售市场。在9-10月连续增长两位数后,11月(到港日)东南亚出口美国货量同比下降3.5%,虽然幅度远低于中国,在美国需求下跌的大环境下,谁也无法幸免。

与2019年相比,东南亚出口美国取得了长足进步,1-11月增长47%,即便是货量最差的11月,也比19年同期上涨8.4%,总体维持增长的势头明显。

减舱永远赶不上减价? 第3张

事后诸葛亮谁都会,往回看不是留恋过去的辉煌,而是更好地谋划未来。

虽然刚刚进入12月,市场没有好转,可以预计12月(到港日)的数据一样不好看,这点从刚刚过去的11月的订舱出货情况就知道了。

关键是明年怎么办?

关于明年的集装箱贸易增长,不同机构给出了相同保守的估计。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(UNCTAD) 预计今年全球集装箱货量微增1.2%,2023年也仅增长1.9%。

如果说各家机构在明年的增长上保持一致,对于明年集装箱运力的增长幅度各家的预计差距不小。2023年下水的新船有165万TEU,这点没有异议。考虑到IMO环保新规带来的影响,Xeneta认为明年净增加的运力是5.9%左右。另一家分析机构Drewry没有这么乐观,他们认为明年总运力将增加11.3%,BIMCO则估计是7.8%。

不管是哪个机构的数据,有一点已经很明确了:明年的运力增长将超过货量增长,运力过剩将会是事实。

2022马上结束了,得益于前三季度的超预期表现,主力船司2022的年报还会是非常亮眼,可是过去不代表未来。明年的市场环境和供求关系将发生重大改变,塞港的缓解也让名义运力无限接近实际运力,船司在设计2023年船期和靠港计划的时候将不得不考虑这些变化。美线市场的反弹或回暖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时间线,现在到明年的第一季度还会是寒冷的冬天。船司明年不得不面对一个可能的事实:跌回到2019年的货量和大量新船下水的矛盾。减舱动作慢幅度小的话,运价下跌永远走在前面。更关键的是,马上就要开始2023年合约谈判了。对于美线船司来说,那是影响两年业绩的关键时刻。即期运价将极大影响合约价的谈判,而即期运价又取决于供求关系。客户在考量合约签署时,对明年市场的运力估计是重大决定因素,留给船司做明年船期和运力计划的时间不多了。
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awyerwu.com/6896.html ,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:http://www.awyerwu.com/

分享到:

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:

服务热线

微信客服

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