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费就像油价,政策能影响它,但市场抢货的人多了,该涨还得涨。
关税一波三折,卖家进退两难。
自2月起的关税风波,在5月12日美中联合声明发布后终于尘埃落定。
美方对华关税下调至30%,原定的24%对等关税暂停90天,此前施加的报复性关税也全面取消。
老美彻底认怂!中美联合声明来了!关税大降!
关税调整带来的利好不止于此,卖家们高度关注的小额包裹政策也迎来重大调整。
T86政策再变!小额包裹关税降至54%
白宫官网发布行政令,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从价关税税率作出修正,从120%大幅降至54%,同时维持每件小额包裹100美元的从量关税。
此外,原计划从6月1日起将小额包裹免税额度从100美元提高至200美元的举措也被撤销。
这一系列政策调整远超市场预期,众多跨境卖家纷纷感叹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。
更有卖家感慨:“物流费用有望降低,产品定价也不用再纠结了。”
然而,据小编了解,很多卖家反映:货代发来的新报价每公斤运费只便宜了几毛钱,甚至比加关税前还贵个一两块。
说好的“关税降10%,运费降5毛”呢?
为什么实际降价这么少?
小编认为背后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:
1
上个月没发货的人,这个月全挤一起了!
4月加关税时,很多卖家嫌运费太贵,干脆把货囤着不发,想等关税降了再出手。
结果5月关税一降,所有人突然同时发货,物流公司一下子被挤爆了!
就像节假日抢高铁票,买的人越多,票价越难降。
现在物流仓库爆满,货代订舱甚至要排队一周,运费自然被推高了。
2
怕90天后关税再变,卖家疯狂抢时间!
这次关税不是“全降”:有24%的关税只是“暂缓90天”,谁也不知道3个月后会不会又涨回去。
卖家们一想:“万一到时候运费更贵,不如现在赶紧发货!”
于是,原本分3个月发的货,现在全挤在这90天里。
物流公司一看需求这么猛,降价?当然不着急了!
3
亚马逊会员日逼着大家必须现在发货!
7月是亚马逊Prime会员日,相当于跨境界的“双11”。
要想赶上这个大促,5月中旬就得开始海运发货,因为海运到美国要45天,6月初就得走空运。
现在已经5月中,发货时间卡得死死的。
哪怕运费贵点,卖家也只能咬牙付钱,毕竟错过会员日损失更大!
一位厨房小家电卖家就陷入困惑:
“物流等成本上涨了15%,同行却还在降价,我该不该提价?”
另一位户外家具卖家也感到无奈:
“关税调整后,竞争对手价格一周变动三次,我一旦跟不上节奏,转化率就会大幅下降。”
因此,产品是否提价还需参考物流和货代的价格走势。
有卖家在社交媒体上对物流货代提出质疑:
“关税都降了115%,货代怎么还没通知降价?涨价时倒是挺积极。”
对此,货代和物流服务商也感到委屈:
“政策落实后我们会立即降价,不是说收到通知就要马上调整。有些客户不理解,货物运输存在时间差,刚看到关税下调就要求降价,也得看货物是什么时候发出的。”
尽管物流费用下降预期明确,但卖家们仍不敢贸然降价,低价的全托管模式也难以卷土重来。
毕竟,在90天的对等关税暂缓期内,谈判结果充满不确定性,懂王是否会再次反复也尚未可知。
而那些已从海外仓和半托管模式中受益的卖家,对此则表现得相对从容。
那么,运费短期难降,卖家怎么办?
别光等降价:物流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,短期可能还会涨。
灵活备货:海运太慢就搭配空运,或者提前在海外仓囤货。
盯紧政策:90天后关税可能有变,提前做好Plan B(比如分散发货时间)。
一句话,运费就像油价,政策能影响它,但市场抢货的人多了,该涨还得涨。
与其干等降价,不如先抢时效、保销量!
有位财经博主用一句话“省流”地解读了关税的回落:“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。”
然而,过去一个月里卖家们经历的观望、纠结与焦虑,让他们难以真正释怀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awyerwu.com/14778.html ,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:https://www.awyerwu.com/
- 喜欢(11)
- 不喜欢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