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南跨境物流导航
网站目录

如何看待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,接下来特朗普还会反复么?对中小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?

华天跨境14632025-05-13 12:37:00

说下个人观点,贸易战结束了么? 恐怕是没有 ,中场休息罢了!

先看一组数据:

01在2018-2020年贸易战中,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清单进行了27次调整,平均每45天修订一次政策,反复率达63%。

02若2025年处于特朗普任期第二年,其对外强硬政策窗口期将延续至2026中期选举前,当前妥协可能为2026年筹码储备。

03参照2017年税改后对华政策转折周期,反复概率与立法议程推进速度呈负相关。

如何看待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,接下来特朗普还会反复么?对中小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? 第1张

如何看待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,接下来特朗普还会反复么?对中小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? 第2张

首先说说这协议的战略局限性。关税这块,双方只是暂停了24%的关税,还保留着10%的基准关税,这就好比把贸易战的“火力”从7.0降到了3.0.美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东西,关税还是得交不少,比2018年贸易战之前还多呢。

再看看非对称性压力,中国在稀土和半导体原材料上明明占优势,但谈判结果只是“技术性拖延”,没有形成制度保障,中国的优势还没能转化成规则制定权。

还有这90天缓冲期,核查指标都没定好,履约弹性太大,特朗普要是再上台,2026年中期选举前说不定又搞出新花样。

如何看待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,接下来特朗普还会反复么?对中小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? 第3张

再看看后续博弈的核心焦点。数字化贸易规则上,美国想用《美墨加协定》的数字条款来压中国,中国则在搞“数字丝绸之路”,这可是下一代贸易规则的争夺重点。

供应链重组也在加速,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低迷,中国在东南亚的产业转移却很热闹,未来18个月,双方得抢着布局第三方产能。

金融制裁这块,美国可能扩大SDN清单,针对中国新能源企业;中国则在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(CIPS)绕开SWIFT,交易量都破120万亿了。

阶段性结论是,这协议就是压力传导机制的重置。美方想让中国放松稀土出口管制,缓解军方的制造瓶颈;中方则想争取数字贸易规则谈判的缓冲期,避免多线作战。

企业应对也很关键,在90天窗口期突击出口关税豁免品类,搞“墨西哥/越南保税组装+目标市场分销”的供应链,多储备人民币结算账户,防范SWIFT风险。

如何看待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,接下来特朗普还会反复么?对中小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? 第4张

这轮“暂停”能持续多久?就看美国通胀率能不能稳定在3%以下、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力度,以及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初选形势了。

真正的终局博弈,可能要到2027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制定周期才会见分晓。中美贸易战虽然按了暂停键,但中小企业可不能松懈!新的阶段性关税调整协议来了,咱们得赶紧升级应对策略,不然就要落后啦!

大能争斗难免殃及池鱼,企业能做的只能是进行供应链韧性强化

双轨生产布局得升级!保留国内产线,专门供应非美市场,比如中东、非洲这些地方。同时在墨西哥或越南建“保税组装+分拨中心”,越南工厂就能搞定北美订单,还能通过区域累积规则(东盟原产地40%增值标准)拿到关税优惠。虽然越南工厂综合成本比国内高30%,但能规避15%关税,综合利润还能提升5%-8%呢!

原料配套也得本地化,在东南亚生产基地周边布局3-5家二级供应商,原料本地化率要达到60%以上,这样就能降低断链风险啦。

鸡蛋从此分好几个篮子来装,市场准入策略迭代

关税豁免突破很重要,比如机电产品可以申请HTSCODE变更,把蓝牙模块升级为IoT设备,说不定就能豁免关税。

区域协定也得活用,通过RCEP累积规则突破原产地限制,日本零部件加上越南组装,汽车零部件就能顺利进入市场。

心理定价也可以重构,把$19.99的产品拆分成“基础款+升级套件”组合定价,这样消费者更容易接受。

如何看待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,接下来特朗普还会反复么?对中小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? 第5张

关税对冲机制

建立“四档风险分担机制”:关税变动≤5%,买方承担;5%-15%,双方平分;15%-25%,卖方承担60%;≥25%,就启动重新谈判。

智慧物流组合也很关键,采用“中欧班列+美西保税仓”模式,运费能降低18%,周转周期还能缩短15天。配套智能物流系统实时追踪各国海关成分要求,提前调整原产地标识策略。

时刻关注国家政策,进行工具适配

出口退税要加速,利用“即买即退”政策,把退税周期缩短到7个工作日,对冲10%保留关税的影响。重点品类,比如光伏组件,还可以申请地方专项补贴,额外获得3%-5%成本补偿。

自贸港深度运营也很重要,在海南自贸港开展“30%加工增值”业务,内销免关税政策能降低4.2%综合成本。不过,得建立独立核算体系,满足海关监管要求。

拥抱大数据时代,数字化能力构建

智能关务系统要上线,ERP对接海关“单一窗口”,实现税负实时测算(精确到HS 10位编码)、原产地证书自动申领、转移定价合规预警。

风险模拟机制也不能少,每季度进行美国CBP稽查模拟演练,重点核查原产地证明文件链、关联交易定价合理性、转口贸易物流凭证。

当前保留的10%基准关税,对利润率低于15%的中小企业还是有压力的。所以,90天缓冲期内得完成三项关键动作:重构至少两条互补供应链(比如墨西哥+马来西亚)、建立动态关税成本传导机制(覆盖80%以上订单)、申请3项以上国际认证(比如IECQ QC 080000)提升议价能力。

未来博弈焦点将转向数字贸易规则与低碳标准,建议提前布局APEC跨境隐私规则(CBPR)认证和碳足迹标签体系,抢占下一代贸易规则话语权。
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awyerwu.com/14593.html ,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:https://www.awyerwu.com/

分享到:
标签:关税
  • 不喜欢(2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awyerwu.com/14593.html

图片名称

猜你喜欢
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随机文章
图片名称
图片名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