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全球物流巨头DHL发布一则重磅通知:自8月22日起,旗下德国包裹部门将暂停接收企业客户发往美国的包裹订单。这一决定直接回应了美国即将在8月29日实施的海关新规,其中最引人关注的,就是取消了实施多年的800美元“最低限额”关税豁免政策。
这意味着什么?简单来说,以往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进口包裹可以免缴关税,而新规实施后,每一个进入美国的包裹,无论价值多少,都可能面临关税审查和缴纳义务。这对于跨境卖家、国际贸易企业以及经常使用国际快递的个人用户来说,无疑是一个重大变化。
DHL为何突然暂停美国包裹服务
DHL在官方声明中坦言:“目前仍有诸多关键问题尚未明确。”这句话背后,藏着无数企业的焦虑与困惑。
新规虽然即将实施,但具体操作细节仍然模糊。比如:
关税具体怎么征收?
最终由谁承担缴纳责任?
需要提供哪些额外的申报数据?
数据如何传输给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?
这些问题得不到明确答案,像DHL这样的物流企业就只能先按下暂停键。毕竟,一旦新规生效,如果因为流程不清晰导致包裹在美国海关积压甚至被退回,无论是对于客户还是对于DHL自身,都将带来更大的损失。
值得注意的是,DHL并不是唯一一家做出此类反应的物流企业。丹麦-瑞典邮政集团Postnord也于近日宣布,出于相同原因暂停对美包裹运输业务。这说明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
DHL国际快递服务为何不受影响
虽然DHL标准包裹服务暂停,但DHL强调,其国际快递服务(DHL Express)仍正常运行。这又是为什么?
其实,这两种服务有着本质区别。标准包裹服务主要针对的是量大、单价相对较低的商业包裹,而DHL国际快递则更侧重于高价值、高时效的紧急货物。
DHL国际快递一直以来都具备更完善的报关系统和更专业的清关能力,能够应对更复杂的关税审查要求。而标准包裹服务往往依赖批量清关和免税门槛政策,在新规冲击下自然首当其冲。
这也提醒我们:在选择国际物流服务时,不能只考虑价格,更要关注服务的稳定性和合规性。
美国为何此时取消800美元免税门槛
美国此次海关新规的出台,并非偶然。近年来,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,通过“最低限额”政策进入美国的小额包裹数量激增。
据美国海关统计,2022年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超过10亿件,是2018年的两倍多。大量包裹不仅给海关监管带来压力,也被认为可能存在逃避关税、进口假冒商品等问题。
新规的实施,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关税收入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对进口商品的监管,保护美国本土企业的利益。
企业该如何调整
面对新规,跨境企业需要尽快调整策略:
1.重新评估产品定价:考虑关税成本,适当调整产品价格,保持竞争力。
2.优化物流方案:可以考虑使用DHL国际快递等更可靠的服务,虽然成本更高,但能保证清关顺利。
3.完善报关信息:确保商品描述、价值申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避免因申报不实导致清关延误。
4.考虑海外仓布局:通过提前备货到美国海外仓,可以实现本地发货,避免跨境清关的麻烦。
5.寻求专业指导:与物流供应商、报关行保持密切沟通,获取最新政策和操作指南。
- 喜欢(11)
- 不喜欢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