坦白讲,第一次听到“1039模式”的时候,我还以为是哪个新出的ERP插件代码,根本没当回事。结果呢?一年之后,我因为香港账户被冻结、买单退税被查、个人账户被银行风控差点凉凉……才开始认真研究这个叫“市场采购贸易方式”的东西。
这不,今天就来聊聊1039这个神奇的东西——它怎么让中小外贸人从灰色边缘,走上了合法合规的大路;同时也说说它到底适合谁、怎么用、哪里有坑。
一、什么是1039?它是怎么火起来的?
1039.其实是一个出口报关的监管代码,全称叫“市场采购贸易方式”。
听起来官方味挺重,但其实就是:国家给一些在指定市场集聚区内做生意的个体工商户,开了一条“免发票、免增值税、合法收汇”的绿色通道。
一句话总结:为了解决中小企业、SOHO、外贸散户没发票、没进出口权、没正规收款渠道这些顽疾而存在。
我一开始也以为是灰色操作,结果越查越觉得这玩意居然是国家明文支持的——有政策、有公告、有试点城市、有配套流程……关键是,你在个体户名下报关,客户的钱还能打回国内账户,税后自由结汇。
二、1039怎么操作?别被服务商讲晕了
我来用人话说下这个流程,去掉那些官方名词:
1、注册一个个体工商户,地址要在指定的1039试点市场,比如常熟、义乌、华南城这种;
2、在系统平台上做备案:把你的产品、供货渠道、采购信息等录入进去;
3、货物出口时走1039通道报关,不需要增值税发票;
4、客户付款后,钱打到你个体户开的外币对公账户;
5、结汇后,转到你个人账户或公司账户都行;
6、税也不用交太多——免征增值税,只需要按核定征收缴纳个税即可完税。
比如按照2.5%核定征收,100万元收入缴纳1750元个税,税负率0.175%,大大降低企业合规成本。
比起以前我那种“用亲戚名义注册香港公司+买单报关+三方支付提现+换汇到国内”的四步走路线,1039真的是轻松多了。
三、1039的优势,说实话我一开始没太信
直到我实打实体验了一次,一边做出口,一边搞注册备案、一边收款,我才发现它有点东西:
✅ 无票也能出口:我供货商不给我开发票,但我照样报关、出口;
✅ 收款合法合规:客户打的钱进了国内账户,银行问得少,审得快;
✅ 税率超级低:500万以内的出口额,交税不到两万块;
✅ 整个流程清清楚楚:货物、报关、收款三流合一,合规;
✅ 适合小订单、多品类、小批量:拼柜、杂货都可以;
尤其是对我们这类外贸SOHO、小工厂、买单出口做习惯的,1039的确是个“正规版的买单出口”,而且合法、安全。
四、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1039.踩过几个坑才知道
要说它没风险,那肯定是假的。我身边几个同行踩过坑,血的教训。我总结几点给大家避雷:
1、不能无限拆分个体户走流水
有人想着注册十几个个体户,每户跑500万,就能搞出几千万出口量来避税……你要是这样搞,被查了真的逃不掉。核定征收=低税,但不能滥用。
2、不是所有产品都能走1039
有些受管控的商品,比如医疗、危险化学品、黄金、动植物种子等,是明确不能走1039的。
3、一定要真实经营、真实出货
市场采购是基于“市场场景”,你得真在集聚区采货、走物流通道,而不是P个单就拿来走1039报关。
4、个体工商户=无限责任
如果你把1039个体户当成避税工具,却挂着别人的名字在运营,出问题是连“人”一起赔进去的——个人房产都可能被追责。
5、不是所有试点政策都一样
有些地方比如义乌,是“自报自缴”,不是核定征收。税率也有地区差异,有的是5%、有的是2%,用的时候得选对试点。
五、除了1039.还有哪些出口/结汇模式能用?
别以为只有1039是救命稻草,其他几种也有各自用途,简单整理下:
结尾:1039是“正道”,但不是“万能钥匙”
我用1039解决了客户打款入账的问题,也找到了不靠灰色渠道就能合法收钱的办法,更重要的是,钱进我账户后,我心里踏实了,不用再提心吊胆。
但我也不建议大家一窝蜂冲进去,不是所有业务都适合1039,有时候你硬套模式,反而埋下税务风险的雷。
所以,最靠谱的建议就是:
先看看你是不是1039的目标用户群。符合的话,建议认真地用起来——它不是神药,但真的是一个好工具。
有具体操作疑问或者想了解不同试点政策、服务商费用、怎么报关、怎么结汇的,评论区见。能帮则帮。
别再去问“1039合法吗?”这年头连政策都写得明明白白了,合不合法,不是问题。
合不合适你才是问题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awyerwu.com/14207.html ,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:http://www.awyerwu.com/
- 喜欢(11)
- 不喜欢(3)